脚下沾泥土 心中藏真情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5日 14:22 信息来源:威海市总工会 阅读次数: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如今,在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乡村里,老百姓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党员群体:他们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群众,为乡亲们的增收致富加油奋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第一书记”。姜学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是威海市总工会机关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

2018年,威海市总工会对口帮扶马安埠村后,姜学明作为第一书记来到了村里。近一年的时间里,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富民强村、为民办事服务和提升治理水平,姜学明的双脚踏遍了马安埠村的每寸土地,心里装满了村里的大事小情。

我是主动报名的,因为我出生在农村,所以我对农村挺有感情。怀着对乡村发自内心的朴素挚爱,听说有这个事情以后,姜学明就主动报名驻村。“本以为到村会很轻松,没想到,下来以后完全出乎自己的想象。”

马安埠村位于荣成市夏庄镇,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里面每年的经济收入就在一千到两千之间,村里想出个义工都没有资金。附近的村有以乡村旅游来带动村里边集体经济的,有以发展园林或者果铺基地来带动村集体经济,这些对于马安埠村都不大适应。

来到村里以后,姜学明跑了很多地方,尝试上大棚或者养鸡、养猪,包括土地流转都想到过,可最后都没跑成,因为村集体的土地不多,而且土地比较薄弱,村也比较偏僻,加上村里(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经济比较困难。“当时我就考虑要上什么项目,才能改变村里的经济状况,又不用人力又不用管理 ”。

通过反复考察论证,姜学明把眼光瞅准了光伏发电,经过村委研究决定,用村委老旧的房屋,把光能板安装在村委房顶上。说干就干,2018年6月份开始招投标,经过紧张的施工,10月份正式并网发电。截止到目前,发电量已经达到1.8万度,经济收入七千一百多块钱。

要先富,先修路。通往马安埠村的唯一的一条路,在姜学明第一次到村的时候,坑坑洼洼,年久失修,村民出行非常不方便。虽然2016年镇上就把维修这条路列入计划,但是一直没有实施,村民对此事的反映也比较大。姜学明到村之后,协调镇和市里面投资50多万,在去年11月份把路修好了,村里这条原先只有三米七宽的路,经过整修,拓宽到了四米五,可以轻松错开两辆车。

除了物质上的帮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姜学明始终心系群众。到村的第一时间,就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村里有一个叫吕忠友的村民,老伴是个精神残疾人,他自己在家又管耕地,又照顾老伴,生活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吕忠友经常去找我,像是拖拉机坏了去买个配件,我就开着车拉着他去买,没事经常上他家去坐一坐,和他老伴沟通沟通,虽然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但是多少给他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吧。”

回忆起当初决定驻村时的心情,姜学明五味杂陈。其实对于驻村,他的母亲非常不乐意。姜学明的父亲是脑血栓,半身不遂,母亲也有点脑梗,加上年龄比较大,生活都不太方便,平时都是由他本人照顾的,对他也比较依赖,听说他下来离得比较远,所以坚持反对。姜学明为了说服母亲,反复做工作,并且承诺每个周末都回家看望二老,他的母亲这才放下心来,开始慢慢理解、支持他的工作。

新的一年,春暖花开,姜学明又在琢磨着村里发展的道道,他已经跟村里书记商量,弄一两亩的实验基地,种点新品种的地瓜和玉米,看看怎么样,好带领村民抓主要的经济作物,增加经济收入。用他的话说“只要咱们真心真意为老百姓办事,他们都能记在心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