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关于做好2025年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总工会,国家级开发区总工会,综保区总工会,市直机关工会工委,市产业工会,市直各单位工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健康中国”和“健康山东”战略部署,深化“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品牌建设,现将做好2025年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普惠职工心灵 赋予职工能量”为宗旨,构建“工会主导、单位主体、社会联动”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健全完善“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区市分中心,心灵驿站和企业心理健康服务点”四级服务网络,加大对全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覆盖力度。到2025年底,进一步完善4个行政区市职工心理健康分中心,在9家省级示范性工会驿站开设“心灵驿站”,建成40家基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室,培训1000名基层心理服务骨干。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不断扩大职工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
二、重点任务
(一)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依托市职工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威海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包含40名专家的市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库,开通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区市总工会加强职工心理健康分中心建设,配备软硬件设施,为区域职工提供“普惠+精准”的心理健康服务。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在户外劳动者集聚或利用率较高的工会驿站设立“心灵驿站”,在职工人数较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职工心理服务工作室,提供心理疏导、压力缓解等服务。
(二)实施“五大服务工程”
1.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程。开展“百场万人”公益巡讲,组织专家团队,采取“点单送课”的方式,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社会开展心理健康。2025年,全市完成150场巡讲,覆盖职工2万人次以上。
2.重点群体关爱工程。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要充分利用工会驿站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沙龙或一对一的心理咨询等服务,结合实际,定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对女职工群体,开展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专题辅导。对困难职工家庭,结合入户走访,开展好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服务。
3.心理危机干预工程。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形成检测报告,方便基层单位了解掌握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干预疏导。2025年,全市完成50个单位的测评服务。二是开展线下“心灵之约”活动,组织专家为有需求职工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服务。2025年,全市完成100场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
4.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各种形式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骨干培训工作,帮助企业培训一批心理服务骨干,贴近一线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2025年,全市开展5期基层工会干部心理讲座,培养不少于1000名心理服务骨干。
5.做好数字赋能工程。一是开展线上服务。通过“齐鲁工惠”的“心理服务”栏目,为职工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和在线心理检测服务。每月推送两期精品心理课程。二是开展线上竞赛。通过“齐鲁工惠”APP,不定期地组织有奖问答竞赛,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社会知晓率。
三、工作要求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是守护职工身心健康,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好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要加强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要加强工作宣传,采取典型示范的方法,引导更多单位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四、服务流程
市总工会心理健康专家服务团队,提供了涉及情绪管理、压力调整、人际关系、团队成长、心理建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八大类别,共211项主题课程(专家课程见附件1),各区市、各基层单位可以按需“点课”。
各级工会在认真调研职工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主题及讲课时间,填写《2025年基层工会“惠心·赋能”心理健康服务登记表》(附件2),盖章后扫描或拍照,于4月29日前报送至市职工综合服务中心指定邮箱。
课程当天,与会人员按要求填写《威海市总工会“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公益课程签到表》(附件3)和《威海市总工会“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公益课程登记表》(附件4),并将纸质版报送至职工综合服务中心。
联系人:张莉、张英杰
联系电话:0631-5331881
邮箱:whhxfn@126.com
地址:市职工综合服务中心(环翠区塔山中路317号)
附件:1.2025年威海市总工会“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公益课程一览表
2.2025年基层工会“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登记表
3.威海市总工会“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公益课程签到表
4.威海市总工会“惠心·赋能”职工心理健康公益巡
讲登记表
威海市总工会
2025年4月10日